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物质化学工程》,
导航切换
生物质化学工程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征稿简约
投稿指南
出版流程
论文模板
图表排版指南
参考文献标注
期刊订阅
学术伦理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5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09-3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Select
松香多元酸对小地老虎的拒食活性研究
许吉, 翟兆兰, 宋湛谦, 商士斌, 饶小平
2018 (
5
): 1-5.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01
摘要
(
586
)
PDF
(744KB) (
692
)
以松香为原料经Diels-Alder加成反应合成了松香多元酸如丙烯海松酸(APA)、富马海松酸(FPA)及马来海松酸(MPA)。采用浸叶法,研究了松香多元酸以及脱氢枞酸对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
)的拒食活性。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1g/L时,脱氢枞酸、丙烯海松酸、马来海松酸和富马海松酸对4龄小地老虎幼虫的24h拒食率分别为0.68%、78.41%、13.41%和79.94%,其中丙烯海松酸及富马海松酸对小地老虎的拒食活性较高,而马来海松酸对小地老虎的拒食活性较弱,脱氢枞酸几乎没有拒食活性。丙烯海松酸及富马海松酸对小地老虎的拒食中质量浓度(AFC
50
)分别为0.04和0.06g/L,可以进行田间试验,进一步明确其在生产中的实际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不同杂种松产脂力及松脂成分的变异研究
吴东山, 杨章旗, 黄永利
2018 (
5
): 6-12.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02
摘要
(
567
)
PDF
(738KB) (
636
)
为了研究不同杂种松的产脂力及松脂成分的差异,对21年生湿地松(PEE)与加勒比松(PCH和PCB)的5个不同杂种的产脂力、松脂成分进行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松及其对照样的产脂力差异显著,其中3个杂种(PEE×PCH、PCH×PEE、PEE×PCB、(PCH×PEE)×PEE、PCH×(PCH×PEE))产脂力分别比3个对照样(PEE、PCH和PCB)均值高74.55%、23.27%、37.19%、65.26%、46.71%,其中PEE×PCH杂种产脂力表现最优;杂种及其对照仅松脂含油量、
β
-蒎烯、柠檬烯、左旋海松酸、去氢枞酸、新枞酸差异显著。松脂含油量、单萜中
α
-蒎烯、
β
-蒎烯含量最高的杂种分别为PEE×PCH(31.02%)、PEE×PCB(23.24%)、PEE×PCH(14.70%);左旋海松酸、去氢枞酸、新枞酸含量最高杂种分别为PEE×PCH(28.38%)、PCH×(PCH×PEE)(4.34%)、(PCH×PEE)×PEE(11.46%)。PEE×PCH杂种产脂力与松脂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产脂力与松脂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含油量、
β
-蒎烯、柠檬烯、左旋海松酸之间的某种或某几种存在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采用多相放电反应技术加氢精制生物油的试验研究
赵卫东, 倪康, 张潇尹, 黄健泉
2018 (
5
): 13-19.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03
摘要
(
546
)
PDF
(1072KB) (
697
)
针对目前生物油加氢技术中存在的催化剂易结焦、工艺过程不能连续等问题,采用多相放电反应对生物油进行加氢精制。构建了生物油/固体催化剂/H
2
的多相放电体系,研究了催化剂类型、工作电压、气体流量、反应时间等条件对精制生物油的加氢脱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电压和气体流量的增大,多相放电催化加氢精制生物油的脱氧率(
R
)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在工作电压为22kV,气体流量为60mL/min,反应时间为120min的工艺条件下,脱氧率最高可达41%。与生物原油相比,多相放电催化加氢精制的生物油中醇类、酚类、酮类等物质的含量相对较低,而碳氢类物质显著增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胶合板用尿素改性酚醛树脂胶合性能的研究
王荣兴, 张祖新, 陈日清, 赵临五, 王春鹏
2018 (
5
): 20-24.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04
摘要
(
762
)
PDF
(712KB) (
827
)
制备了不同尿素用量的系列尿素改性酚醛(PUF)树脂体系(当尿素用量为苯酚质量的0、25%、43%、66%时分别记为PF、PUF-1、PUF-2、PUF-3),并将其用于制备胶合板,研究树脂在胶合板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PUF-3树脂与桉木和杨木的接触角为79.6°和81.1°,小于PF树脂的,PUF对桉木相容性比杨木优良,PF树脂则相反;对4种树脂进行DSC分析显示,PF、PUF-1、PUF-2、PUF-3固化速率最大温度分别为146.8、171.4、171.8和171.8℃;PUF-3和面粉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显示该共混体系110℃开始发生固化反应,(130±5)℃为较合适的热压温度;对热压前后PF和PUF-3进行热重分析,结果发现PUF的耐高温性能优于PF,热压后形成的结构耐热性也更好;4种树脂压制的胶合板性能达到E
0
级,甲醛释放量均小于0.5mg/L,胶合强度分别为1.42、1.11、0.98和0.92MPa。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1-脱氧野尻霉素控释微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孙照英, 袁淑杰, 赵华南, 丁辉, 刘志明
2018 (
5
): 25-30.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05
摘要
(
576
)
PDF
(1736KB) (
649
)
以1-脱氧野尻霉素为原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作为控释包衣材料,以微晶纤维素为芯材制备空白丸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黏合剂进行上药,采用流化床进行包衣制备了载药1-脱氧野尻霉素控释微丸。制备后的微丸装入胶囊中。SEM分析表明,制备的控释微丸呈近圆球状,表面光滑、均匀紧致,横切面丸芯、上药层与控释层清晰可见,厚度均匀一致,说明包衣工艺稳定。控释胶囊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均匀度好且杂质符合规定。在体外溶出试验中,分别在pH值1.2、4.5和6.8的溶出介质中,1-脱氧野尻霉素制备控释微丸与1-脱氧野尻霉素速释片溶出曲线有很大的差异,在1~12h呈现零级线性释放,控释效果良好。产品分别在高湿度92.5%、强光照(4500±500) lx和高温条件下存放30d,存放后产品稳定性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生物质和煤共热解特性及催化剂对热解的影响
亚力昆江·吐尔逊, 别尔德汗·瓦提汗, 迪丽努尔·塔力甫,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徐绍平
2018 (
5
): 31-36.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06
摘要
(
635
)
PDF
(974KB) (
814
)
为研究生物质和煤程序升温共热解特性及相互作用,利用热天平和管式炉反应器对白松木屑和五彩湾烟煤的共热解特性及催化剂对生物质和煤共热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共热解半焦的孔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生物质和煤在共热解过程中,两者基本保持了各自的热解特性,由于生物质和煤的主要热解阶段温度相差较大,共热解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协同作用。生物质和煤共热解半焦产率实验值大于计算值,当生物质质量分数从75%减少至25%时,半焦产率实验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差值从0.81个百分点增加到1.07个百分点。橄榄石和载镍橄榄石(NiO/olivine)的添加促进了共热解反应发生的深度。载镍橄榄石催化剂添加(原料和催化剂质量比1:1)的条件下,共热解碳转化率提高了0.5%~5.1%,随着混合物中生物质比例的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山楂核热解特性及其产物研究
王俊芝, 袁熙超, 罗思义, 仪垂杰
2018 (
5
): 37-40.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07
摘要
(
565
)
PDF
(605KB) (
711
)
为研究山楂核热解特性及其产物分布规律,在不同升温速率及不同热解终温条件下对山楂核粉末进行热重分析,并用自制小型固定床热解炉对山楂核粉末进行了热解实验,考察了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对山楂核热解的三相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对焦油产率影响不大,对热解气和焦炭产率有显著影响,随着热解终温的提高,焦炭产率降低,而热解气产量增加。同一热解终温条件下,随着升温速率由5℃/min增加到10℃/min,焦油产率增加(热解终温600℃时,增加量约6个百分点),焦炭和热解气产率降低,并且热解终温越大,升温速率对焦油产率影响越大;同时,提高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会使反应速率增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K
2
O/Al
2
O
3
和Na
3
PO
4
/MgO固体碱催化合成松香酸蔗糖酯的研究
邱诗铭, 谭义秋
2018 (
5
): 41-45.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08
摘要
(
547
)
PDF
(1669KB) (
673
)
分别以自制固体碱K
2
O/Al
2
O
3
和Na
3
PO
4
/MgO为催化剂,1,2-丙二醇为反应溶剂,催化松香与蔗糖合成松香酸蔗糖酯。以酯化率为指标,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的负载量、反应时间、松香与蔗糖质量比对松香酸蔗糖酯合成的影响。通过SEM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松香酸蔗糖酯的乳化、发泡、表面张力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K
2
O/Al
2
O
3
与Na
3
PO
4
/MgO比表面积分别为142.52和19.38m
2
/g;在松香酸蔗糖酯的合成反应中,催化剂K
2
O/Al
2
O
3
的活性高于Na
3
PO
4
/MgO。K
2
O/Al
2
O
3
为催化剂时,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125℃,K
2
O/Al
2
O
3
催化剂用量3%,催化剂中K
2
O负载量30%,松香和蔗糖质量比1:2,该条件下酯化率达到98%。合成的松香酸蔗糖酯与市场广泛使用的脂肪酸蔗糖酯相比,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评论
Select
木质生物质在不同溶剂作用下的液化反应研究进展
翟巧龙, 徐俊明, 苏秋丽, 李芳琳
2018 (
5
): 46-54.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09
摘要
(
541
)
PDF
(1049KB) (
934
)
生物质液化技术可将低品位的固体生物质转化成高品位的液体燃料或化学品,是生物质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式。首先分析了不同生物质组分液化过程中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以木质生物质液化溶剂的选择为出发点,讨论了水、醇类以及混合溶剂作用下的液化反应,同时比较了催化剂对液化过程及产品组成的影响,指出醇类溶剂液化在液化油产品质量、液化过程分子结构的调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高品质液化油、燃油添加剂合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生物质热解制生物油及其提质研究现状
牛淼淼, 杨佳耀, 李尚, 孙可, 曹坚, 李欣阳
2018 (
5
): 55-61.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10
摘要
(
1189
)
PDF
(947KB) (
1011
)
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高效利用在能源替代与补充、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油是生物质通过热裂解技术获得的液体产物,具有能量密度较高、环境友好、可再生及可直接输送等优点,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推广使用,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质热解制油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新世纪可持续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总结了近年来生物质热解制油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热解反应器、催化热解技术与生物油的提质利用方面的研究,介绍了碱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3种生物质热解催化剂,以及乳化、催化加氢、催化裂解、催化酯化和重整制氢5种生物质提质方法,最后对生物质热解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中国肉桂油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邹志平, 刘六军, 陆钊华
2018 (
5
): 62-66.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18.05.011
摘要
(
927
)
PDF
(761KB) (
941
)
通过对中国肉桂油的产区和产量分布分析可知中国肉桂油主要产于两广西江流域,约60%用于深加工,对肉桂油的生产工艺综述可知,新法工艺与老法工艺并存,新法工艺更适用于肉桂油深加工生产天然肉桂醛及苯甲醛。目前我国肉桂油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原料采收、环保制度及剩余物利用等,建议成立强有力的行业协会来推动肉桂全产业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