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物质化学工程》,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7-3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讲座
    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与应用(Ⅱ) ——生物质压缩成型燃料生产技术和设备
    刘石彩;蒋剑春
    2007 (4):  59-63. 
    摘要 ( 752 )   PDF(948KB) ( 1361 )  
    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再生、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它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本系列讲座主要讲述以生物质资源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途径转化为洁净的、高品位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本讲主要综述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种类、研究与开发利用进展状况。重点讨论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活性炭中痕量砷元素的测定
    许雪笙;陈正华
    2007 (4):  43-45. 
    摘要 ( 872 )   PDF(593KB) ( 807 )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器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活性炭中痕量砷元素的方法;介绍了该实验方法的测定原理,分析讨论了实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观察比较了炭化料、活性炭和降灰料的砷含量与强度的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膜分离技术制备高纯单宁酸的研究
    张太龙;张宗和
    2007 (4):  1-5. 
    摘要 ( 703 )   PDF(882KB) ( 938 )  
    工业单宁酸经改性活性炭预处理后,用超滤和纳滤技术纯化的方法制备高纯度单宁酸。重点考察了料液质量分数、操作压力差、料液温度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质量分数 15%、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 6000 的超滤膜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600的纳滤膜的操作压力差分别为 0.10 MPa 和 0.08 MPa、料液温度 40℃。同时探讨了颗粒活性炭通过硝酸氧化改性增强其吸附性能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膜分离技术有效地实现了不同分子质量的物料分级和截留,精品单宁酸的含量为 97.3%,收率为 84.7%。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评论
    我国非木质植物原料热解及液化研究进展
    徐明;程书娜;傅深渊
    2007 (4):  49-53. 
    摘要 ( 692 )   PDF(907KB) ( 907 )  
    综述了几类非木质植物原料热解及液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液化方法及影响液化产物得率和质量的因素,同时对液化产物的表征方法、性质和应用范围作了简单的论述,并介绍了世界上几种流行的热解工艺,最后指出了开展非木质植物原料热解及液化的基础研究工作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木质素聚氨酯薄膜合成条件及性能的研究
    靳帆;刘志明;方桂珍;李珊珊;黄焕灵
    2007 (4):  27-30. 
    摘要 ( 593 )   PDF(740KB) ( 1087 )  
    以麦草碱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为300和 1000 的聚乙二醇(PEG)及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PAPI)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使用溶液浇注法固化成型工艺,制备了碱木质素聚氨酯薄膜。通过调整PEG1000与PEG300的比例提高了聚氨酯的力学性能。测定了木质素聚氨酯薄膜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拉伸率、耐撕裂度。实验结果表明,调节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在反应体系中的比例,可以显著提高成膜后的耐撕裂性能,改善由于加入木质素后聚氨酯薄膜过脆的缺点。当使用PEG1000与PEG300物质的量之比值为2.0,异氰酸酯指数为2.5,木质素加入量为 20%(质量分数)时,聚氨酯薄膜的弹性模量为 1.49 GPa、拉伸强度为 36.5 MPa、断裂拉伸率为 12.7%,耐撕裂度为 8460 mN,且成膜性能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稻草酸水解制备乙酰丙酸的研究
    刘凯;方桂珍;马艳丽;赵应丽
    2007 (4):  13-16. 
    摘要 ( 665 )   PDF(820KB) ( 1225 )  
    以稻草为原料,高压酸水解法制备乙酰丙酸,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解液中乙酰丙酸的含量,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液比和硫酸质量分数对乙酰丙酸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在高压 1.6 MPa 条件下,反应温度 170℃,反应时间 60 min,固液比1:10,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5% 时,所制得乙酰丙酸得率为 24.35%,此条件下水解残渣中纤维素和多戊糖均已完全反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纤维苯甲基化的改性研究
    孙金余;王溪溪;许磊;任文;黄飞
    2007 (4):  35-38. 
    摘要 ( 521 )   PDF(837KB) ( 922 )  
    以接枝率为考察目标用正交试验探索了反应温度、碱用量、反应时间、氯化苄及助剂季铵盐的用量5个因素对天然竹纤维苯甲基化改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NaOH溶液用量 16 mL,反应温度 120℃,季铵盐用量 0.4 g,反应时间 3 h,氯化苄用量 15 mL 的条件下,竹纤维的接枝率达 143.68%。并通过FT-IR、SEM等分析方法对接枝的竹纤维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表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氢化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酯的微波辅助合成
    韦瑞松;段文贵;岑波;梁健林
    2007 (4):  17-21. 
    摘要 ( 761 )   PDF(928KB) ( 949 )  
    在微波辐射下,先将氢化松香与聚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中间体氢化松香聚乙二醇酯,再将中间体与柠檬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目标产物氢化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酯。探讨了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合成条件, 得出中间体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 90 min,反应温度 240℃,氢化松香与聚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目标产物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 60 min,反应温度 150℃,微波功率 500 W。微波辅助法比常现加热法节省时间。利用红外光谱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主要表面性能。结果表明,中间体和目标产物均为性能优良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评论
    生物质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杜海清;白雪峰
    2007 (4):  54-58. 
    摘要 ( 782 )   PDF(809KB) ( 1170 )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占世界能源的 14% 以上,可以有效地替代日渐枯竭的化石能源。生物质热解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燃料,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的短缺,还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本文介绍了生物质的分类及其结构组成,并从热解反应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以及热解产物组成和分布等方面,阐述了生物质类别、催化剂、热解温度、热解压力、升温速率以及气相滞留期等因素对热解过程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改园地
    氢化松香新生产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讨论
    高一苇;孔令深;黄宾
    2007 (4):  46-48. 
    摘要 ( 653 )   PDF(586KB) ( 848 )  
    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有限公司在原有氢化松香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了扩产改造,作者就设计能力为 5000 t/a 的新生产线中的压力设计、反应器设计、气液比的选择、反应热的控制、氢气耗量计算等实际参数的确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干燥前后花生壳的热解特性研究
    王洪志;刘朝
    2007 (4):  31-34. 
    摘要 ( 733 )   PDF(673KB) ( 883 )  
    用热重分析法对干燥前后花生壳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干燥前后花生壳样品在升温速率为 25℃/min 下的热解特性,得到热重曲线(TG)、微商热重曲线(DTG)和差热曲线(DTA)。发现样品的失重过程由干燥阶段、预炭化阶段、炭化阶段、煅烧阶段4个阶段组成,并对所得曲线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干燥前后花生壳的曲线差异,发现干燥后的花生壳TG/DTG曲线整体左移,热解温度降低。最后对花生壳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为花生壳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波萃取广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李小燕;邓光辉;罗伟强;覃炳厚;钟振钢
    2007 (4):  39-42. 
    摘要 ( 637 )   PDF(754KB) ( 1063 )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广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微波萃取工艺。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以总黄酮的得率作为考查指标,对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设计的3因素中对结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微波辐射时间。广山楂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 g 广山楂叶粉末,50% 的乙醇 40 mL,功率 240 W 的微波辐射 4 min(辐射前浸泡 10 min,采用间歇式辐射方式),最佳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 12.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及其氧化物的合成
    雷福厚;白丽娟;姚兴东;谢斌;陈燕文
    2007 (4):  6-12. 
    摘要 ( 738 )   PDF(1184KB) ( 883 )  
    以松香、乙二醇为原料,合成松香乙二醇单酯,再与丙烯酸反应,得到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催化聚合得到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再在催化剂作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测定了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及其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孔径、溶解性和差热等各种性能。BET法测定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的比表面、孔径分别为 0.3185 m2/g, 60~90 nm;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别为 9.3669 m2/g, 50~90 nm,说明所合成的聚合物为大孔树脂;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及其氧化物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分别为每 100 mL 0.0272 和 0.00482 g;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的交联度为 12.3%;两种聚合物失重 5% 时分别对应的温度为259.8和 307.8℃;在30~550℃的温度范围内样品没有明显的软化点;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表明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 25000以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穿龙薯蓣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袁毅;张黎明;高文远
    2007 (4):  22-26. 
    摘要 ( 686 )   PDF(1581KB) ( 896 )  
    以提取皂苷后的穿龙薯蓣残渣为原料,分离纯化得到纤维素,经过水解制得微晶纤维素(MCC)。用化学方法测定样品中MCC的含量及其聚合度,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所制备的MCC的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穿龙薯蓣残渣制得的样品中MCC为 91.7%、聚合度为164、结晶度为 77.1%、平均颗粒大小为 23.21 nm,这些参数与台湾明台101QD型MCC对照品的测试结果相符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